,
总结
MENG
整体的组合度优良,细节锐利,虽然部分考证有失准(进气口,机头)。但是总体小细节的凸显做的很好,增强了细节的立体感,提高了整体的细节锐利和丰富程度。得益于精准的开模技术,降低了制作难度,尤其上下机身组合很出色,组合一气呵成,贯彻快乐模型,不过前起落架轮舱稍稍感觉细节有点不足,有改进的空间。素组后总体效果不错,传承MENG一贯的不错的质量,实为现阶段值得入手之48比例F35机型。
评分:满分10分
组合度:8.5分
尾垂翼组合后有小缝隙,轮舱弹舱细心假组再粘合,其余地方的组合度优良。
细节: 8分
轮舱、弹舱管线细节一般,进气口,机头考证略有失准,但是总体大型还是不错的。
制作难度:9分
几个大零件组合度都不错,基本不用修正就可以完成组合。注意下机体弹舱和轮舱的水口,必须要处理好,否则会影响后续零件安装,全机素组我就大概用了一天就可以完成了。
配件丰富程度:7分
弹舱附带弹药细节不错,如果要做成全挂载样式,翼下的弹药要另外购买。
小鹰
由于开模年代久远(可能这时候有朋友说12年的开模怎能说是久远,那你叫长谷川,田宫等经典情何以堪啊?)我这里解释下,“久远”是相对小鹰这品牌来说,为了与新产品组合度作一个划分,说回这款F35,对比量产型,感觉与模型没什么关系了,比较接近AA-01或AF-01的机型,但如果再细看,貌似这两机型,模型又不能对应做出来,因为感觉是这两机型的合体。零件细节都偏肉,而且带有一定的缩胶,感觉板件塑料密度不够,定位孔基本都不可信,很多都要重新修正,零件组合度一般(舱盖居然合不上,PE尾喷小了一圈),弹舱轮舱都是推出孔,说明书错误毛病一直延伸到近期的新产品上也有出现,(明明是左边的零件,却给出右边零件的编号)翼下附带弹药,挂架说明书都没有标出,基本是猜着做。
评分:满分10分
组合度:4分
推出孔比较多,零件比较毛糙,有些板件变形,要暴力校正,
细节: 4分
轮舱、弹舱细节还好,但机型就。。。基本YY了,4代机给你安装个2代机翼,尾垂翼大了很多,很多艺术创作的釘线,PE尾喷看上去很美好,但实际安装上去~~都不如塑料件,补推出孔过程相当痛苦。
制作难度:4.5分
制作过程基本都是与推出孔,零件变形之间的战争,机体上下组合,尾翼等都需要切除干涉,反复假组,填缝打磨,才能完成,全机素组我就大概用了~五天吧。
配件丰富程度:3分
PE尾喷基本无用,弹舱附带弹药细节还行,就是弹翼比较厚,推出孔比较多,翼下挂架弹药等说明书根本没指示如何制作。